教育笔谈
编者按:
5月14日是母亲节,是为感念母恩而庆祝的日子。母爱似一首唱不完的歌,深情吟唱,婉转悠扬。本期,我们聚焦母爱话题,共读关于母亲的书,欣赏歌颂母爱的诗。
用积极态度走进孩子内心
北京市第171中学心理教师余婉婷
案例
初三学考越来越近,小李的复习进入冲刺阶段,可成绩仍不稳定。小李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很担心小李这么下去考不上重点高中,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忍不住唠叨,甚至和小李发生争吵。小李妈妈想平静地和孩子谈谈学习方法,但稍微说多了小李就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要不就是委屈哭诉自己压力有多大。小李妈妈左右为难,很想督促孩子利用好时间再努力一点,可又担心影响孩子的情绪。初三孩子的妈妈到底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分析
小李妈妈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想要指导孩子做得更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小李每天面对复习任务和频繁的考试,情绪处于紧张状态,难免感到疲劳,回家后自然想要多一些放松的时间。如果小李再被提要求,就会出现易激惹、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初三生妈妈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方式,重视给孩子情感支持。
支招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情绪是会相互影响的。家长感到自己有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时,应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和孩子沟通。否则,沟通就会变成单方面的发泄和指责,势必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才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不利于产生好的学习效果。最后的冲刺阶段,孩子需要保持稳定的复习节奏和积极的应考心态。初三阶段,孩子已经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这时更需要家长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对考试保持平和的态度,能够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用积极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只有真正听懂孩子,才能给孩子有效帮助。所以在沟通中,家长不必着急说,可以先听孩子想说的话。孩子学习一天,回家后通常不想继续谈论学习了,家长不妨听孩子说他感兴趣的话题。家长应接纳孩子对放松的需求,如果孩子一进门,家长就问:今天学习怎么样?考试多少分?只会让孩子反感,失去和家长沟通的欲望。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对方的语言,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所表达的言语与非言语信息,并进行适度的参与,恰当地回应。例如,家长身体前倾,表示对孩子的话题感兴趣,同时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输出与输入的信息平衡。这能激发孩子向家长倾诉的欲望,增进互动与理解,提升亲子沟通质量。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氛围,再向孩子提建议就容易多了。
用我句式让孩子明白家长的想法
在亲子互动中,父母也会感到不安、失望、疲倦、焦虑、烦躁的行为,如果想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内心感受,可用我句式来表达。我句式表达结构为因为(事实)……我感到(感受)……我希望(要求)……。例如,因为你没按时完成作业,我感到很着急,我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去监督你完成,我希望你能自觉完成。注意事实描述要尽可能客观,语气平和。
用基于事实的鼓励给予孩子支持
家长都知道鼓励和肯定孩子很重要,但通常没能掌握有效鼓励的方式。空洞地夸孩子你很棒,并不能增加孩子的信心。有效的鼓励应基于事实,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和努力。鼓励的方式包括:描述式、启发式和赋能式。
描述式鼓励,家长可用我注意到……我看到……句式。例如,我注意到你今天在家主动复习了我看到你今天早上起床比昨天早。当家长把孩子努力的过程描述出来时,被认可的感觉让孩子产生价值感,从而获得前进动力。
启发式鼓励,家长可多问你感觉如何你是怎么做到的有没有其他想法,旨在让孩子觉察并表达自己感受、总结取得积极效果的方法、做出接下来的规划。我注意到你这几天回来比较疲惫,你自己感觉怎么样?这次成绩出来看你有点沮丧。当家长准确解读孩子当下的感受并描述出来时,亲子之间关于学习话题的探讨通常就能顺利进行,因为这表明家长看见并接纳了孩子的情绪。
运用赋能式鼓励,家长可表达我对你有信心我相信你可以发挥好等。不过要注意,赋能针对的是孩子跳一跳就能达到,且孩子正在努力做的事情,而不是超过孩子能力的过高期待。
开卷有益
杨本芬著
读八旬老人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秋园》
1914年,秋园出生在洛阳一户行医人家。长大后的秋园嫁给了驻扎当地的一位国民党文职官员。秋园先是跟随丈夫从洛阳搬到了南京。抗战爆发后,一家人又迁往重庆,中途脱离部队回到湖南乡下。在湘阴,秋园生下五个孩子,活下三个,女儿之骅排行老二。贫穷、饥饿、歧视日日侵蚀着这个家庭,之骅自小便目睹母亲为生存所做的苦苦挣扎。丈夫去世后,秋园带着幼子流落湖北,艰难求生。16岁时,之骅逃离了乡村,到一个偏远小城求学、扎根。秋园和之骅母女被命运抛掷底层,两代女性为活下去付出了最大努力。这本书正是晚年的之骅拿起笔回望母亲与自己人生的作品。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作者杨本芬(书中之骅)花甲之年开始写下的她母亲梁秋芳(书中秋园)女士一生的故事,此书出版时作者已80岁。书中,作者以秋园的经历串联起百年中国的沧桑,深情而悲悯地描绘了底层乡间人物对苦难的承受与抵抗。它写尽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丰富地呈现了时代的样貌。诚如作者所言: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赏析古诗致敬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经典的古诗中蕴藏着母亲真挚深沉的爱意。本期北京市文汇中学三位学生赏析了母爱相关的三首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孟郊的《游子吟》,回忆游子临行前慈母为其缝衣的生活场景,歌颂淳厚深挚的母爱。前四句朴实感人,密密写母亲将满腔爱子之心化为给衣服缝上道道细密针脚的具体行为,与密密缝相对的迟迟归,体现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无尽担忧。全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巧妙运用比喻,将子女的孝心比作寸草心,将慈母恩情比作三春晖,写出母爱如和煦春光照耀子女,寸草心和三春晖强烈对照,突出母爱的无私伟大,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深恩的感念。
学生梁宝月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这首五言律诗,语言质朴平易,情感细腻深沉。诗作平实地叙述游子归家探母的情形,母子深情细腻动人。作者与母亲是一对普通母子,亦是普天之下所有的游子与慈母。颈联、尾联写母亲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对我无尽关切,而我却不敢叹风尘,写出自己无法照顾母亲的歉疚,也表现出不愿母亲担忧的细心,体现对母亲的依恋与关怀。全诗语言朴实精确,情感平实又丰腴,引发读者无限共鸣与回味。
学生胡子天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赏析:此诗出自《诗经》,以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开篇,将母亲养育比作温暖南风,将孩子比为酸枣嫩芽。母亲明理而又有美德,堪称圣善,是小小酸枣所无法比拟的。后两段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鹂自比。母养七子,何其劳苦,而小小黄鹂又怎能安慰母亲的心呢。
本诗前两段,以凯风比母,以酸枣比子,彰显母爱之伟大。后两段则以寒泉与黄鹂做比兴,反衬作者无以回报母亲养育之恩的自责之心。词词句句,重章叠韵,无不体现出对母爱之歌颂,对母亲深恩无以回报之自责。
学生马伊澄
(推荐教师孙静)